严小天,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副院长,青岛虚拟现实研究院有限公司总经理。2003-2006年就读于北京大学智能科学系,获工学硕士学位。毕业后加入NVIDIA(英伟达)公司。2009-2017年供职于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任副总经理、研发总监,开发了多款全球首创的虚拟手术模拟器,并用于实际的医疗教学中。带领团队先后开发了VR硬膜外麻醉、VR静脉穿刺等带有力反馈的高端手术模拟器,填补国内市场空白;同时开发了实训中心管理系统、OSCE考核管理系统等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信息化系统。2017年4月,加入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,任副院长。
现代人生活中最离不开的是什么?
“是交互入口。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必须使用,使用频率高、时间长,并且与人的活动强相关。”北航歌尔虚拟现实研究院副院长严小天对记者说。
“现在,所有人都在猜测,移动互联网的下一个时代会是什么,下一代的交互入口会是什么?我们还没有明确的定义,但我们清楚地知道,虚拟现实(VR/AR)一定会是它的组成部分。”严小天对记者娓娓道来。
“我们花了8年的时间,国外的东西我们基本上都有了,实现了核心设备的进口替代”
2006年,严小天自北大毕业后,加入NVIDIA(英伟达)公司,从事物理仿真引擎、游戏引擎开发的工作。
“在学校做的是计算机视觉方向,把二维信息还原为三维信息,也是虚拟现实的一个方向。工作后转向了物理仿真,这是更底层的技术,也是一个学习和成长的过程。”严小天说。
物理仿真是虚拟现实(VR/AR)重要的底层技术,通俗地讲就是在计算机里构建一个世界,让人们在虚拟世界里的感受如同真实世界一样,能够在这里做一些和真实世界一样的事情,获取足够的熟练度。这段工作经历,是严小天重要的技术积累阶段。
“真正把这些技术实用化,是后来做医疗方面的仿真。”严小天介绍,物理仿真应用在医疗上,就是培养医生护士怎么样去做医学操作。类似于腹腔镜、关节镜这些微创手术,都需要大量的模拟训练。
2009年,严小天进入天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,任副总经理、研发总监,创建并领导两百多人的研发团队。
当时,我国医疗仿真领域使用的大多是进口产品,一台腹腔镜手术模拟器售价高达两百万以上,一些普通的医院很难承受。在严小天领导下,他的研发团队开发了多款全球首创的虚拟手术模拟器,并用于实际的医疗教学中,每年服务医学专业学生及医生超过20万人次。